2022-09-170次瀏覽來源:網絡
陳新,57歲,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管理中心副主任,一名具有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法醫專家,人稱“老黨員”。這次防疫戰斗中,臨近退休的他主動報名出征,參加國展中心方艙的安全保衛工作,作為領導干部和年長的老同志,他拒絕被“特殊照顧”,堅持帶隊進入方艙,戰斗在一線。陳新不僅負責方艙的秩序維護,還關心方艙的每一名病患。他不僅幫病患找到失物,還想方設法給十幾歲的少年調換方便照顧的床位。這一次,他遇到了一位留學生…… 警方供圖 “我第一次遇見你,看到你無助、無奈、焦急的樣子,仿佛看到我的女兒?!?/strong> Tina,一個赴美留學的中國女孩,3月份從西雅圖回國,從上海入境。入滬隔離期間,Tina被檢出核酸陽性,隨后被送到國展中心1.1方艙隔離救治。擔心出艙后無法執行居家隔離,并有可能無家可歸,Tina獨自哭了。而這一幕,被正在國展中心1.1方艙安全巡控的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增援小組組長陳新看到了。 2020年,陳新的女兒陳啟凡從復旦大學公派留學美國,從休士頓回國時遭遇疫情大暴發等一連串事件,回家的歷程一波三折,歸家的日子一推再推,與Tina目前的情境有些類似,又有很多不同。陳新對此感同身受,像父親一樣安撫Tina,給她詳細講解出艙政策流程,告知政府的托底安排。為打消Tina的后顧之憂,陳新和同事一起給她補充方便面和飲料,提供生活上的保障。由于安全巡控的工作周期為6小時,到點后防護服會失效,由其他的工作小組輪替,形成對方艙的24小時全覆蓋循環服務。在執勤結束后,陳新還會叮囑接替的工作小組,時刻關心、關注Tina的情緒和生活。 陳新在跟指揮部匯報情況時說:“畢竟還是個未經世事的女孩,和她做了一些深度交流,并和她分享了我女兒當時的經歷,希望她能進一步緩解壓力、樹立信心、勇敢面對,最終一定會回到父母身邊?!?/p>
“把這個經歷當作成長的過程,雖然承受了委屈,也會有不凡的收獲?!?/strong> 幾個輪次執勤的交流下來,Tina與陳新逐漸熟絡起來。為了讓Tina心態放松下來,方艙隔離的生活更加充實,陳新把女兒陳啟凡兩年前在美國以疫情經歷寫就的《一架等不到的航班·四部曲》分享給她。Tina從文章中看到新冠疫情大暴發陳啟凡回家時遭遇的情形,相比之下的上海當前,雖有瑕疵,但總體是穩定的、安全的,形勢是不斷向好的。優美的筆觸、共情的經歷漸漸打動了這位西雅圖的歸國女孩。Tina說:“謝謝陳警官,您女兒的文筆真好,這種記錄的手法很能讓我產生共情,你們的付出讓我真的心安,希望我們都能平平安安?!?/p>
在將女兒兩年前的朋友圈內容也截屏分享給Tina后,陳新對Tina說:“把這個經歷當作一個成長的過程,雖然承受了委屈,也會有不凡的收獲?!?/p>
“回去后,如有機會,可以給上海一個正面宣傳?!?/strong> 從4月8日開始,陳新就帶領2名同事,守護著近3000名患者的國展中心1.1號館方艙。除了負責方艙內的安全,還要保證艙內發餐、核酸檢測、進出艙秩序管理,并時刻準備回應近3000名患者的各類訴求,丟東西找手機、迷路找人、病患糾紛、食品短缺、反詐宣傳、發展志愿者……既要當好秩序維護者,又能充當方艙幫困人。前方指揮部考慮到陳新57歲的年齡,連續穿戴6小時“大白”和警務裝備會考驗身體的承受力,讓他撤回到艙外工作,被他婉言拒絕。 在與Tina的交流過程中,陳新對她說:“現在網傳的上海負面消息太多太多了,面對這么嚴重的疫情,肯定會有許多不如人意之處,特殊時期,需要更多的理解與包容?!标愋潞退膱F隊持續的關心、關注和關愛,讓Tina得到了難以言說的鼓勵和幫助。她不止一次向陳新的同事表達了她的幸運感受——在顛沛流離和無助之時,遇到了像陳新一樣耐心和充滿善意的“可愛”警察。 在Tina連聲感謝時,陳新對她說:“我只是做了一點應做之事,盡一份應盡之力,盡力維護著這座城市?;厝ズ?,如有機會,可以給上海一個正面宣傳?!?/p>
5月1日,Tina順利回到家中。此時的陳新在她的微信稱呼里,已經由“陳警官”變成“陳叔叔”。她第一時間給陳叔叔發去微信:“我已經到家安頓好啦!”。 通訊員夏攀新民晚報記者潘高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