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0-160次瀏覽來源:網絡
上海這次疫情爆發至今已經2個多月,由于長時間的封控讓很多人開始思考新形勢下留學之路怎么走,要不要讓孩子繼續申請留學。 之前百度出國留學關鍵詞的數據和"微信指數"都同時顯示:疫情期間,雖然實際出國的人數變少,但是人們對留學的搜索熱度可以說大幅增加。 究其原因主要是: 一是持續的疫情壓制了很多原本就想要留學的需求,在其所在地區的疫情相對穩定后,這部分需求會瞬間反彈出來。 第二是自從去年的"雙減"政策下來,以中考選拔強制分流,讓一部分家長非常擔憂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。促使他們考慮送孩子出國留學。 那么這個時候留學是合適的時機嗎? 可以說現在是留學的最佳時機,建議有條件的趕緊準備留學,為什么說趕緊?之前其實我們一直鼓勵很多在國外的孩子回國到國內,包括轉學,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,為什么我這么誠懇的跟你說現在是留學好時機。 從下面幾個角度來幫大家整體分析下,有圖有數據,建議點贊收藏,也可以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。 4月份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同比下降了11.1% 5月16號,國家統計局公布前4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,4月份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同比下降了11.1%,這個下降幅度是觸目驚心的。 改革開放以來如此大的降幅這是第二次,第一次是什么時候呢?2020年的一月和二月,那個時候下跌了20.5%,但那時候是全國停擺。 這一次全國大部分地區沒有停擺,也下降了11%,一方面證明了上海的經濟地位確實很重要,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前的經濟形勢不太好。全國性的消費熱情都不高。 4月份融資增量余額下降51% 剛剛2022年四月份社會融資增量余額是9100多億,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%,這是什么概念?需求端社會融資表明了企業是否擴張,利用杠桿經營。 這表明了企業不愿意擴大生產,不愿意貸款,不愿意擴張規模,這意味著什么?這意味著整個經濟相對來說不那么樂觀。 同時國家對中小微企業減免稅率、放量貸款等政策頻出,正是反應了小微企業的困境之難,銀行求著貸款都不敢貸,哪怕利率再低,因為充滿不確定性,背著負債前行危險更大。最重要的還是企業自身造血能力帶來的現金流問題。 4月份人民幣貸款也大量下降 四月份人民幣的貸款增加了6454個億,大幅度減少56.1%,其中住戶貸款減少了78.6%,住房貸款一分錢沒有增加,減少了605個億,同比減少4000多個億,消費貸款減少了1044億,同比減少1860億,減少64%,經營貸款減少520億,同比減少1569億。 這些數字是冰冷的,但是它代表了背后的邏輯,住房貸款的減少表明了大家不想買房子了,消費貸款的減少表明了大家不想去擴張消費了,經營貸款減少代表了大家減少了日常的經營開支,包括企業的經營性支出。從我身邊朋友們的直接感受就是不敢盲目消費了,變得更理智了,也是因為充滿著不確定性,不樂觀。 所以五月結束之后,你說這些中小企業的老板們。是會選擇因為復工之后繼續擴張經營呢,還是縮減成本應對寒冬的?銀行的貸款余額和資本的動向是最具有靈敏性的嗅覺指標,在未來的三到五年,我們必須面對寒冬,所以這個時候讀書、投資教育可能是最值得的。 國內讀書缺少參與感 那么很多人會說在國內讀書不好嗎?我想跟你說一下,在過去的一年,兩年,三年,國外的很多大學上網課,但是在現在這個點上,國外的很多大學已經放開了,并且鼓勵大家線下課,因為你知道的,讀大學線下的體驗感,人脈關系的建立都是在這個年齡沉淀的。 但是國內現在很多學校要么是封閉在校,要么是居家上網課,而且短期內這種情況很難改變,所以會缺少這種讀大學的參與感。 互聯網公司紛紛裁員 那很多人說我進入職場不留學找工作可以嗎?都給你兩組數據,經濟已經說明工作機會是比較少的。 同時國內很多公司紛紛裁員,連阿里和騰訊這種國內巨頭都在紛紛裁員,但是亞馬遜去年的平均工資在前年的基礎上上漲了一倍,美國的頭部互聯網公司,它的股價仍然是在上揚的,而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的股價你可以看一下,基本都是腰斬,甚至腳跟窄。 這說明什么?互聯網創新的模式不一樣,決定了企業它的長期生命力。疫情后造成大量的失業,給就業帶來的更大的壓力。 國內畢業生競爭壓力大 同時國內大量的畢業生競爭,今年的畢業生找工作的數量是多少?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,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076萬人,比上年增加167萬人,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,系"最難就業季"。 按同時期崗位競爭比進行測算,2000年時1個應屆畢業生可選擇的就業崗位有8.4個,2010年是1.9個,2021年是1.4個。相比20年前,應屆畢業生就業難度系數的提高了好多。僅2021年四季度,高校畢業生求職申請數量同比增長37.8%,但是招聘需求卻同比下滑11.2%,不得不說很嚴峻了。 而同時還有考研400多萬人,有300多萬人無法上岸,疊加1300多萬人,他們需要去找工作,考公務員,考事業單位編制。 我們從之前北京公布的一部分2022公考擬錄用人員名單就可以感受到這內卷的程度:粗粗一掠,錄取的基本都是國內外名校碩博生。 所以如果你現在國內找工作,其實你真的壓力是蠻大的,除非你有自己明確感興趣的方向或者特殊的技能,不然大概率是要被稱為自由職業者的。 公務員&老師也受影響 還是有很多人說我可以考國內公務員,穩定,那我再給你一組數據,在以前上海、深圳,包括北京,他們是屬于中央財政的進上繳單位,而很多三四線城市,他們是沒有足夠的資金盈余去上繳中央的,是需要發達省份去轉移支付支持他們的財政支出的,但是深圳公布了四月份的一個財政收入情況,四月份深圳的財政收入直接降低了44%,這還是深圳GDP的增長,一季度是2%,特區42年以來最低。 上海和深圳相比,深圳只是因為口罩事件暫停了一個星期,而上?,F在暫停了八個星期,目前還沒有完全放開。上海自身的損失不說,杭州和寧波直接砍掉1/3的財政收入,蘇州砍掉一半的財政收入,南京離上海這么遠,還砍掉了54%的財政收入,說明什么?牽一發而動全身,龍頭的需求萎縮必然帶來大面積的萎靡不振, 所以在國內就業不那么樂觀,而且深圳的公務員原來薪資很高的,包括教師,前一段時間深圳的中學的教師都吸引了很多海外學校的畢業生,但是深圳的教師已經有一輪降薪了,降薪分別是五到10萬不等,所以在這個時間點上,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企事業單位,以及普通打工者,坦白來說收入待遇都不是特別高。 985錄取難度很高 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,美國共有177所大學上榜;英國共有66所;中國共有58所上榜。 乍一看好像相差不大,那我們再來看看前100名中各國院校上榜數量: 美國——28所 英國——17所 中國——6所(分別是清華、北大、復旦、浙大、上海交大、中科大) 中國這六所的錄取難度相信家長們心中都有數。我們把數據放寬點,用985院校和美國的大學來橫向比較。 下圖是2021年各省的高考報名人數、985大學錄取人數、錄取率的數據,平均錄取率在2.23%; 而下表則是對美國前30大學2021年的錄取率的數據統計,算下來平均錄取率大于10%。 由此可見,中國985大學比美國前30大學錄取至少難上5倍!鑒于美國錄取難度為留學各國錄取難度之首,那么,其他國家名校的錄取率要比國內985院校容易5倍不止。 考研錄取率一路下跌 說完985的本科錄取難度,我們再來說說考研,實際上國內考研的難度也是一直在加大的。 從近7年的數據來看,考研報名人數的增長率以平均16%的速度增長,而錄取率則一路下跌,2022年僅為24.22%,平均5個人僅錄1個人。 以上從多個維度分析了,當下的確是出國留學深造的好機會,因此未來3-5年,你要選擇呆在一個開放式的校園里面,體驗線下課,然后學習好的技術,這可能是你接下來重要考慮的重點。 在經濟環境惡化且不明確的情況下,盲目擴張生意,可能不是好的選擇,并不保險。倒不如把有限的精力花在小孩的培養上,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小孩的培育上面,等到三五年經濟恢復走出谷底之后,再來考慮,可能比較合適,這是我認為當下趕緊去留學的核心底層邏輯,是否對我們大家自己考慮一下。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