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0-160次瀏覽來源:網絡
近年來,我國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,中小城市相繼取消落戶限制,很多離鄉漂泊的小伙伴成為新市民,享受到了所在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。 2021年,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將“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%”作為下一個五年的主要發展目標之一。而這一目標的實現,將依托于戶籍制度的進一步改革。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8日表示,“十四五”(2021年—2025年)時期,要繼續降低落戶門檻,實現“愿落盡落”,與此同時推動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。 落戶門檻繼續降低,利好哪幾類人群?哪些城市人口有望持續增長?為此城市及個人需要做好哪些準備?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。 發改委:大城市落戶條件要全面放寬 根據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,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;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;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。隨著人口增長和流動不斷變化,各城市的規模也處于動態調整中。 “十三五”以來,全國大中小城市在戶籍改革上積極推進,一步步降低落戶門檻。據國家發改委年初透露,2020年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制,超過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。一些大城市如沈陽等,也實現了“零門檻”落戶。 下一步,各大城市戶籍改革將如何推進? 胡祖才透露,目前中國仍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在城市落戶?!笆奈濉睍r期,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,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,確保外地與本地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;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l型大城市,落戶條件要全面放寬。 今年初,江西宣布將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,以具有合法穩定住所(含租賃)或合法穩定就業為戶口遷移的基本條件,取消參加社保、居住年限、就業年限等限制。隨后,山東省也宣布,“十四五”期間,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,取消其他前置條件和附加限制。這意味著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特大城市濟南、青島也將實現“零門檻”落戶。 這些特大城市從原本的“低門檻”過度到“零門檻”落戶,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學歷水平有限、無法短期內在工作地買房、常年四處漂泊的農村轉移人口。他們在領到居住地的戶口后,隨遷子女教育、醫療等問題將得到解決。 超大特大城市將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目前,在我國落戶門檻較高的特大超大城市,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廣州、杭州、成都、蘇州、天津等,積分落戶是外地戶籍人員落戶安家的重要通道。而在這些城市的積分規則中,基本上都會對社保繳納年限、合法穩定居所、教育背景、年度納稅額等細項進行考核。 其中,由于人口總量控制目標限制,北京的積分落戶資格最難獲得。2020年,北京共有人參與積分落戶的申報,最終只有6032人獲得落戶資格,“成功率”不到5%。積分落戶實施3年來,只有申請人取得積分落戶資格。 上海對落戶申請人有“居住證滿7年”的限制,難度也不低,但從最終落戶名額來看,相比北京還是要容易一些。數據顯示,2020年上海居轉戶的落戶名額全年累計公示落戶成功的申請人人,比2019年的人增加了5303人,增長40%。 特大超大城市進一步完善積分落戶政策,讓人才安居樂業也是“十四五”期間的一大目標。胡祖才提出,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,要完善積分落戶政策,精簡積分項目,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,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。 從行動上來看,上海走在了前面。 繼去年底放寬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用人單位引進的人才辦理“居轉戶”標準,縮短張江科學城用人單位引進的人才“居轉戶”年限之后,上海近日提出5個新城(嘉定、青浦、松江、奉賢、南匯),將制定差異化的人口導入和人才引進政策。 新政對在新城重點產業的用人單位和教育、衛生等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定年限并承諾落戶后繼續在新城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,經新城所在區推薦后,“居轉戶”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。 這意味著,在上海打拼卻一直沒有拿到戶口的年輕人,可以通過到郊區新城工作來縮短獲得戶口的時長。同時,新政也將有助于老齡化嚴重的上海未來吸引并留住新鮮血液。 人口加速流入,這些城市面臨哪些挑戰? 放在過去,城市戶口尤其是大城市戶口可望而不可及,是很多人爭搶的“香餑餑”。但如今,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,戶籍政策逐漸松動,戶口的遷移變得更加容易,人們選擇城市時考慮的因素也變得更加多元。就業機會、收入水平、城市活力乃至自然環境,都已經成為影響人口流動的重要因素,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的經濟表現和居民財富。 經梳理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及部分城市的統計公報后發現,2020年,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東莞、廣州、天津、佛山、蘇州、寧波、杭州等城市人口凈流入居前。新增人口為當地經濟帶去活力的同時,加大了當地樓市的調控壓力。以寧波為例,雖然2020年下半年寧波收緊了樓市調控,但在人口較快流入的背景下,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和成交均價均創下歷史新高。 有在這類城市安家計劃的小伙伴,還是需要將買房早日提上日程,優先考慮核心地段或具有學區屬性的房產。同理,人口的過快流入也會導致基本公共服務資源被稀釋,優質的醫療、教育資源在這類城市將更加緊缺。 客觀上來說,戶籍制度的改革對地方公共服務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能否根據人口流動趨勢動態調配、增建公共設施和資源,是擺在各城市面前的一道考題。 來源:招商銀行App社區